□本报记者 程振伟 通讯员 余 蕊
有这样一群大学教师,他们尝试打破以往“沉闷”的课堂,创造性地将课堂教学变成“闯关游戏”;他们记得班上所有学生的名字,拥有大批的学生“粉丝”,师生间其乐融融;他们以这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,推进了该校应用型本科试点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的教学改革。这些创意教师来自衢州学院,这样的“闯关式游戏课堂”已成为学校课堂常态。
“一对一”闯关,激发学习兴趣
说到上课,不少高校教师坦言,最“怕”学生玩手机。
“现在的‘低头族’越来越多,就连上课时,很多学生也都是埋头玩手机,有些根本不理会老师讲什么,认为考前突击一下就能过。”谈起设计“闯关式”教学的初衷,姚方教授介绍,一次偶然的机会,威尼斯wns·8885556院长吕延文看到一篇文章《课堂教学为何没有游戏吸引人》,并把它分享给教师们。姚方想自己能不能采用游戏闯关的方式组织教学,从而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兴趣。
说做就做,姚方很快找到了游戏与课程教学的契合点,她发现游戏之所以吸引人,主要包括几个因素:一是要有激励性,二是要有强制性,三是要有难度升级。在遵循游戏规律的基础上,她把这些要素全部融入所教授的“化工原理”的课程设计中。
“我把该门课程按知识体系分为4级,每级3关,总共12关,循序渐进,环环相扣。”在姚方的电脑上,记者看到,晦涩的专业基础课被分成了一个个小模块,“每个学生闯关的题目在不同模块中随机抽取,老师采取现场提问的方式,只有过了第一关,才能过第二关,不能越级,每关还有两次‘复活’的机会,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闯关升级的成就感”。就这样,原本沉闷的课堂变成了学生挑战自我的游戏。
“随着闯关升级的成功,同学们的兴趣与日俱增,越来越多的同学盼望早点轮到自己闯关。”2013级化工本(2)班学生罗文圣调皮地告诉记者,自己闯关成功后,还回到教室旁观其他同学闯关,“别人不会回答的而我会就感觉特别骄傲,特别过瘾,很喜欢别人来问我”。陈贤也是2013级化工本(2)班的学生,曾经屡屡“挂科”的他不但通过全部12关,还在期末考中拿到了高分。
上学期,姚方带的2013级化工专业两个班的学生是第一批尝试者,他们用一个学期完成了《化工原理》下册的“闯关”,通过率超过95%。
“采取‘闯关式’教学后,课堂气氛很好,学生也很活跃。”化材学院教师郑启富这学期教授的“反应工程”也采用了该模式,他告诉记者,在姚方的带动下,该学院相继有4名教师3门课程跟进,“为了方便师生交流,我们还新建了闯关QQ群,学生们在群里都很活跃,讨论问题,交流学习方法”。
教学相长,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绩
在大学里,高校教师“上课时口若悬河,下课后人走茶凉”现象并不鲜见。但是,开展“闯关式”教学后,一切都变了。
“虽然付出的时间比以往多,但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更多了,每学期至少与每个学生有12次的单独沟通机会,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。”姚方高兴地说,“上学期,有一次我生病请假回来,有些已经过完关的学生听说我回来了,还特地到教室里来看我,帮我做记录,忙前忙后。”学生之间也更加和睦了。“为了闯关,我们经常在宿舍讨论问题,相互切磋闯关的心得,‘忙’得连打游戏的时间都没有了。”2013级化工本(1)班学生黄煜兴奋地说,“现在同学们一见面就问‘你过关了吗?’”
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,以前很多学生的书一学期下来几乎还是新的,但是参加闯关后就不同了,大部分学生的书都翻旧了,上面写得密密麻麻。”化材学院教师李洁笑着表示,“学生都爱上了学习,以前很多学生从不愿进图书馆大楼,现在为了闯关,感觉知识储备不够用,得去图书馆找资料。”
在姚方设计的闯关式课程教学反馈表上,记者看到,88%的学生认为自学能力提高了。“大学课程应该重在平时的积累。” 姚方表示,闯关模式引导学生找到了自主学习的方法,“如果老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,给他们足够的空间,他们很愿意尝试创新。”
2013级化工本(1)班学生李延就是一位“挑食”的学生,“如果老师讲的合我胃口,能激发我的兴趣,我就听!”自从开始闯关后,他由以前的多门功课不及格,到“化工原理”的课程设计拿优,令大家刮目相看。
“在闯关过程中,对任课老师的学科水平要求很高,需要他们在很短时间内能判断出学生的知识缺陷。”姚方表示,“特别是课程设计,更考验老师的业务能力。”
“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,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。”吕延文说,“衢州学院正在申报应用型本科试点示范学校,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也在加快推进,传统满堂灌式教学模式效果欠佳,而一些闯关课题的设计接近实战,知识转化率高,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型思维。”
衢州学院教务处处长吴以莉表示,目前学校正在大力提倡并推广该教学模式,要求本学期全校21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必须开设至少一门“闯关课”。
(责任编辑:浙江教育报)